close

 

  結構設計控制措施

  1、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和質量檢驗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確配合比。嚴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減小、空隙率和砂率以減少收縮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強度。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幾年來,我國一些城市為實現文明施工,裂縫灌注提高設備利用率,節約能源,都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此加強對商品混凝土進行塌落度的檢查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

  2、在混凝土澆搗前,應先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鋼筋外露避免過多吸收水分,澆搗過程中應盡量做到既振搗充分又避免過度。

  3、混凝土樓板澆築完畢後,表面刮抹應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幹水泥刮抹,並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樓板澆築後,對板面應及時用材料覆蓋、保溫,認真養護,防止強風和烈日曝曬。

  4、嚴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趕工。杜絕過早上傳、上荷載和過早拆模。在樓板澆搗過程中更要派專人護筋,避免踩彎面負筋的現象發生。結構補強通過在大梁兩側的面層內配置通長的鋼筋網片,承受支座負彎矩,避免因不均勻沉降而產生的裂縫。

  5、工程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變形。如溫度變形、收縮變形、基礎不均勻沉降變形等,此類因變形引起的裂縫幾乎占到全部裂縫的80%以上。在變形作用下,結構抗力取決於混凝土的抗拉性能,當抗拉應力超過設計強度時,應驗算裂縫間距,再根據裂縫間距驗算裂縫寬度。

  6、現澆板板厚宜控制在跨度的1/30,最小板厚不宜小於110mm(廚房、浴廁、陽台板最小厚度不小於90mm)。有交叉管線時板厚不宜小於120mm。

  7、樓板宜采用熱軋帶肋鋼筋以增加其握裹力,不宜采用光圓鋼筋。分布鋼筋與構造鋼筋宜采用變形鋼筋來增加與現澆混凝土的握裹力,對控制樓板裂縫的效果較好。

  8、設計時注意構造鋼筋的布置十分重要,它對構造抗裂影響很大。對連續板不宜采用分離式配筋,應采用上、下兩層連續式配筋;洞口處配加強筋;對混凝土梁的腰部增配構造筋,其直徑為8mm~14mm,間距約200mm。

  9、屋面層陽角處、東西單元房間和跨度≥3.9m時,應設置雙層雙向鋼筋,陽角處鋼筋間距不宜大於100mm,跨度≥3.9m的樓板鋼筋間距不宜大於150mm。跨度<3.9m的現澆樓板上面負彎矩鋼筋應一隔一拉通。外牆轉角處應設置放射鋼筋,配筋范圍應大於板跨的1/3,且長度不小於2.0m,每一轉角處放射鋼筋數量不少於7根,鋼筋間距不宜大於100mm。

  10、現澆樓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大於C30,特殊情況須采用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或高強度等級水泥時,要考慮采用低水化熱的水泥和加強澆水養護,便於混凝土凝固時的水化熱釋放。

  11、在預埋PVC電線管時,必須有一定的措施,PVC管要有支架固定,嚴禁兩根管線交叉疊放,確須交叉時應采用專門設計的塑料接線盒,以防止塑料管在管線交叉對混凝土厚度削弱過多。在預埋電線管上部應配置鋼筋網片。若用鐵管作為預埋管時,宜采用內壁塗塑黑鐵管,一方面既能保證黑鐵管(不鍍鋅鋼管)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同時也有利於穿線和不影響混凝土的計算高度。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裂縫灌注
    全站熱搜

    zhou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